如果一個人只能活到40歲,可以為這個社會做多少事情?
1891年蔣渭水出生,台灣進入日治時期;1931年蔣渭水不幸壯年逝世。攤開他短短的一生,發現他創造好多台灣第一次:第一個啟蒙文化團體《臺灣文化協會》、第一份報紙《臺灣民報》、第一個政黨《臺灣民眾黨》、第一個總工會《臺灣工友總聯盟》。
要凝聚眾人的心、推動公眾事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,可是蔣醫師辦到了,而且是一個接一個。除了倡導文化提昇,也推廣強身建國的理念,曾經設立《臺北青年體育會》、大稻埕第一個大運動場,事蹟洋洋灑灑。
他是醫生,在台北開設大安醫院救治病人;他愛台灣,大安醫院同時也作為社會運動者的大眾食堂和招待所。「上醫醫國」的形容再貼切不過。
他積極投入政治社會運動,領導台灣非武裝抗日的民族運動,卻也因此被當局列為頭號反動份子。一生被拘捕、囚禁十幾次,仍然不畏強權繼續為理想奔走。
老實說以上這些,在參加 #街頭路跑「解時代的渴──蔣渭水紀念路跑」之前我是不清楚的。
活動開始之前,文字只是文字。簡介寫著:「本次路跑途經蔣渭水醫師人生各階段重要之里程碑──其26歲創立之大安醫院原址、31歲召開台灣文化協會創立大會原址(今靜修女中)、37歲創建之台灣民眾黨本部原址等,最後跑至蔣渭水紀念公園。」
活動開始之後,隨著雙腳切切實實地站在建築原址上,雙眼環視周遭,耳裡聽著導覽老師們的歷史解說,一切都真實了起來,讓我感到熱血沸騰。
路線是這樣的:台北當代藝術館→大安醫院原址→臺灣文化協會創立大會原址→台北北警察署原址→台灣民眾黨本部原址→蔣渭水紀念公園。我們跑在街頭,好像搭乘某種時光機,回頭見證蔣渭水醫師的付出。
這麼執著,究竟是什麼在支撐著他?我邊跑邊想。
結束後,查了北警署相關資料,看到這篇報導得知蔣醫師將入獄當成鍛鍊心智、修身養性的學校,還寫下「遊記」,而且坐牢期間竟然能發胖,真正是吃苦當吃補了。
如此豁達,究竟是什麼樣的人生經歷?
1933年落成的北警署是現在大同分局的前身,建物已經被指定為古蹟,裡面有台灣現存最完整的水牢(整棟建築正在進行修復工程,無法參觀)。水牢,就是將囚犯關在狹小的空間內,讓水淹到只能露出頭來呼吸的高度,是折磨體力與精神的一種刑求。
以前不比現代有什麼人權觀念,那個時候的警察可以不經過審判就關人長達29天。在1933年北警署改建之前,蔣渭水醫師是(舊)北警署的「常客」,就時間上的推論來說,應該沒有被關進水牢過。
(圖片來源:街頭路跑)
多年來豁出生命的對抗,想當然耳,蔣渭水醫師的身體耗損地很快,健康每況愈下,不幸於40歲英年病逝。這樣的年紀過世對於任何人來說都太早。但,蔣醫師的精神和力量流傳的時間卻超過他的歲數。
成立《臺灣文化協會》94年後的這天,我們都穿著白色上衣,象徵醫師白袍,紀念他、感念他對台灣進步的貢獻。
(圖片來源:街頭路跑)
很喜歡活動說明的這段文字:
蔣渭水醫醫師是拯救日治時代台灣民心的一絲清泉,就讓這道清涼水繼續解這時代的渴,也解你與我生命的渴。一個人的力量,能不能改變一個時代?我們在蔣渭水醫師身上看到答案了。
那我們呢?
(圖片來源:網路搜尋)
【後記】
謝謝「街頭路跑」讓我用雙腳,從心出發,重新閱讀這個城市。
街頭路跑怎麼跑?很簡單──踩著快樂(不只是地面),呼吸感恩(不只是空氣),擺動靈魂(不只是雙臂)。只要參加過一次就會上癮。注意,不能跑太快,除非,你知道要往哪個方向。
到街頭路跑,大家會傳遞快樂,點燃彼此的熱情,你只需要踏出這一步,剩下的,笑就對了!
這裡有瘋狂攝手胡杰(街頭路跑創辦人)、跑圖鬼才Andy,我相信,還有更多瘋狂的跑者等著我去認識,更多瘋狂的路線等著我去畫。
(圖片來源:街頭路跑)
(圖片來源:街頭路跑)
「這裡沒有標準答案,每個生命都獨一無二,我們不是要幫助你尋找到正確答案,而是鼓勵你和我們一樣,熱情地擁抱挫折。胡杰的文筆有種魔力,總是能將讀者心底暗藏的澎湃直接挖出表面,而且跑步時非常「自燃」(參加過的人就懂)。
因為我們迷路次數異常的多,所以當我們面對死巷子時,我們比一般人更豁達,展開你的街頭路跑不會傷害你,而是會徹底愛上自己的勇氣。」
來街頭路跑就像穿上發熱衣,每一個擊掌、每一個擁抱都會讓你不只暖心也暖身。
對我來說,街頭路跑就是一個這樣的存在。
(圖片來源:街頭路跑)
謝謝你按讚/追蹤,讓我能分享更多美好。
--
@travellerko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
謝謝鼓勵和指教 :)